首页 > 焦点 > 阅读

朱清时:需用新方法研究真气 我可以迅速进入状态

“我很担心,科学这么强大,人心若没有制约,社会就有灾难。”

▲今日,朱清时在办公室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   新京报记者付珊 摄

6月10日,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的一席话,让他成为舆论的焦点。

当日,他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以《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开展讲座。他表示,“真气是神经元运行时的队列”,真气和经络是可能存在,但需要用新的方法来研究。

讲座引起舆论争议。外界诧异于一位拥有中国科学界最高荣誉的院士,在年过七旬后,转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之后,《像朱清时这样的大科学家为何就轻易相信了伪科学?》、《叹为观止:朱清时院士用科学给巫术化妆》等文章在网络上广为传播,质疑朱清时关于真气、禅定的研究。

6月15日上午,就外界的批评,朱清时在中国科技大学办公室里对新京报记者独家回应。他惊讶于外界激烈的反应,但也坦然:“我知道一个新东西刚出来的时候,往往不被人所理解,而且新东西刚出来,就像一个新生婴儿一样。”

这不是朱清时第一次被质疑。去年,朱清时发表文章称,通过量子力学相关的科学理论论证,人类的主观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他认为客观世界很有可能并不存在。

今年4月,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撰文质疑了朱清时的上述观点。

面对新京报记者,朱清时没有就具体的物理学问题做出回应。他说,他希望 用科学观点寻找佛学、中医学这两个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有无合理之处。

▲6月1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座现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引起这么大的质疑反对,有些出乎意料”

新京报:你做讲座之前,有预料到大家的反应吗?

朱清时:这件事我确实比较吃惊,我有思想准备,因为任何新东西都可能遇到很多质问,但10号在中医药大学的讲座引起这么大面积的质疑反对,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新京报:你曾说过一句话,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很多人无法认同这个观点。

朱清时:这是句形象的话,但是这句话并没有说科学不如佛学啊,只是在到达山顶的速度上,佛学大师很快,科学是一步步修路,修路上去,科学家们都到山顶了,其他人都可以跟着到山顶了,但是佛学大师到山顶,其他人是上不去的。

打个比方说,传统文化早就想到人可以飞到月亮上去,但是你飞不了怎么办呢?科学之后逐步造出飞船,飞到了月亮上去。

新京报:有的文章认为你研究的是伪科学,甚至是巫术。

朱清时:我很坦率,我知道一个新东西刚出来的时候,往往不被人所理解,而且新东西刚出来,就像一个新生婴儿一样,现在遍身都是缺点,但是他的价值又在于他的生命力。

即便我没有受到伤害,但是,当有些人用上“巫术”这类刺激的词,研究、学习中医的群体却受到极大的侮辱,佛学信徒们也受到极大的侮辱。这几天,有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很无助地留言,说中医很多成就,外界这样说,他们心里很难过。

新京报:你希望大家来讨论这个话题吗?

朱清时: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王向斌4月写过一篇,这是一个真正的、好的科学家表态。我欢迎像王向斌这样的讨论,因为只有这样的讨论,大家对科学的理解才能更进一步。科学就是需要讨论。

我也觉得还要分清是非。中国佛学家和中国院士花力气去“力挺”传统文化,哪怕这个“力挺”一时还做不完,甚至“力挺”得还有些错误。

我现在力挺中医经络,我知道我离真理肯定还很远,但是如果我不挺,后面大家都不开这个头,中医经络的科学原理就很少有希望了。

新京报:有人认为,你以科学家的身份来对外来讲中医,讲佛学,模糊了科学边界。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朱清时:什么是科学的边界啊?我认为科学的本质只是重事实讲道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是不是科学?只要是重事实讲道理的,科学就不排斥。我作为科学家,是中国的科学家,科学家也可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粉丝,这两者有矛盾吗?现在看到的言论,使我觉得一些人缺乏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如果大家都不太容忍新思想,不太宽容新的东西,一旦有自己不理解的新东西,好多人就群起而上,想把它给打掉,这样一种心态会使新能力不足。

【内容导航】
第1页:中科院院士朱清时 第2页:朱清时物理学步入禅境
本站备用网址 www.818.mom
敬请收藏   以防迷路
发表评论全部评论
字数 登录
相关新闻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