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北京关停63家罚款1500万 培训学校如何求生?

日期:2021年08月25日 20:14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佚名


【文/观察者网 齐倩】 近几年来,在各路资本加持下,教培机构“风生水起”,家长和孩子被迫“内卷”,教育行业乱象频发。

一个月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至此,“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引发行业地震。

与此同时,培训机构违法行为也迎来重拳整饬。8月25日,北京市召开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今年以来,该市市场监管部门与教育等部门对新东方、学而思等教培机构累计罚没款超1500万元,责令63家无证培训机构停止办学。

对于教培机构来说,学科类培训发展空间大为受限,迎来“寒冬期”。“双减”落地已满一个月,不少机构寻求转型,有的不得不“断臂求生”、甚至面临退市风险。

如此霹雳手段,是不得已而为之。教育界人士告诉观察者网,校外培训市场泛滥对家长、学生和学校产生了消极影响。“双减”政策的出台向中小学校释放了积极信号,有利于解决教育的资本化、促进教育公平。

行业地震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学科类培训机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机构是此次《意见》规范的重点。

其中提到,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超标超前培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节假日、休息日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等。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在校内,应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在校外,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至此,坊间流传已久的“双减”政策终于落地。

一时间,过去在线上、线下风生水起的教育培训行业,在今年暑期迎来“寒冬”。在《意见》正式引发后,教育股在首个周一(7月26日)开盘集体下挫。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当天收盘时,A股教育股板块中,豆神教育、学大教育、勤上股份等12只个股跌停或跌超10%。而纳入统计的教育类上市公司,年内市值蒸发已超千亿元。港股方面,新东方-S、新东方在线再度重挫超30%,思考乐教育、天立教育等也超跌。

对于“双减”政策带来的影响,多家教培机构发布公告作出回应。

新东方公告称,公司现在正考虑采取适当的合规措施,预期该等措施将对与中国义务教育制度学科有关的校外辅导服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就致力遵守《意见》及任何相关规则及法规积极寻求政府的指导及配合政府的行动。

此外,高途集团、好未来(前身为学而思)、精锐高端辅导、作业帮、猿辅导、高思教育、学大教育、一起学网校、网易有道和豆神教育等在微博发布回应,均表示将执行相关规定与要求,坚持合规经营。

校外培训机构在“寒冬”期如何转型求生,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

其中,业务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K12)学科类培训的部分企业,均表示受到重大不利影响。东吴证券表示,这些机构未来或许面临转型,素质类(也称特长类)和成人职业类的培训机构受影响较小。

平安证券同样表示,此次监管“对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负面冲击是史无前例的”,K12教培机构的业务空间几乎被完全限制,如果各地完全执行,则行业内相关公司将受到彻底打击。

上海证券报则认为,伴随“双减”政策的密集发布,中国校外培训产业的原有格局已被颠覆,业内企业不得不谋求自救——或转型、或剥离、或彻底退出市场。

转型成为必然

前一段时间,一则“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的消息在网络流传,一度登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惊呼,“白天上班,晚上上新东方”,“不让鸡娃,就开始鸡家长”,“没想到当了家长,补课的还是我们”。

对此,新东方回应称,该公司在2008年就成立了家庭教育与指导中心,并于8月初成立了北京“新东方素质教育成长中心”,其中设有“优质父母智慧馆”。该馆设立初衷是为了分享和谐的家庭教育理念,外界所说的“培训或教育家长”系误读,现已更名为“家庭教育智慧馆”。

据中国网财经、潇湘晨报等媒体报道,8月12日,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朋友圈发文辟谣,称“新东方从来没有,也绝不打算给家长进行所谓的学科培训”。

一名新东方厦门学校员工也向观察者网表示,十几年前,新东方就在做家庭教育。一些媒体对于新东方“家庭教育智慧馆”理解偏颇,将其错误地解读为“培训家长”。

他介绍称,《意见》公布后,新东方厦门对K12学科类培训做出调整。目前,他们已经决定秋季不在开设初中周末课程,小学课程调整安排将于不久后公布。

对于教培机构来说,在“双减”政策的压力下,K12学科培训发展空间和前途大大受限,转型几乎已成必然,素质教育、成人职业教育、与学校合作成为其中主要选项。

“新东方素质教育成长中心”,则是机构转向素质教育的一个典型。新东方集团创立于1993年,在教培领域深耕多年,目前也在拓展美术、书法、体育、高中教育等教育项目。

事实上,不仅是新东方,多家行业头部公司已经在谋求转型。

早在5月,瑞思教育品牌开拓素质教育赛道,推出“然点科学馆”“瑞思海芽成长空间”和“瑞思研学”三大新品牌。主打学科英语的瑞思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青少儿素质教育。

同样在5月,高途教育旗下专注K12在线教育的“高途课堂”传出裁员30%、关停直播业务的消息。7月19日,高途集团上线新版高途APP,覆盖语言培训、大学生考试、财经、公考等多类职业教育。“高途课堂”于2014年创办,2019年成为中国首家赴纽交所上市的K12在线教育机构。

7月28日,成立于2012年的在线教育公司猿辅导,正式推出国内首个基于AI互动内容+动手探究的STEAM科学教育产品“南瓜科学”。在发布会上,有员工透露,“这是猿辅导的第一个转型动作”。

猿辅导表示,除南瓜科学外,猿辅导还在探索包括猿编程、斑马在内的一系列素质教育产品。在此之前,猿辅导旗下的产品主要包括斑马AI课、猿题库、小猿搜题等。

《意见》中明确表示,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不良学习方法。题拍拍、小猿搜题等“拍照搜题”工具类产品,在手机应用程序商店的介绍,已经更改为“中小学家长作业检查和辅导工具”。

8月11日,好未来发布公告宣布,其旗下儿童素质教育品牌“励步”将实现全面升级,推出戏剧、美育、益智、口才、读物五大素质教育产品。此前,好未来承诺会不断发展素质教育、K12校外教育、母婴服务、大学生服务、海外留学等领域业务。

好未来前身为学而思,成立于2003年,于2013年正式更名,并将业务范围扩展至-1至24岁,加速个性化教育等领域的研发与创新。

7月25日,科德教育发布公告回应称,目前主要为非义务阶段的学生提供职业学历教育及复读业务,职业教育未来将成为公司的主业。

科德教育强调,公司将配合“双减”政策的落地,进一步合规经营,把部分业务的影响减至最低。该公司2021年通过对外投资将业务拓展到职业高中、民办高中和艺体校企合作,并继续整合职业教育领先的内容服务提供商。
 
断臂求生、甚至退市

《意见》中明确指出,应严禁学科类培训机构资本化运作,为此做出不得上市融资等严格规定。这也意味着,学科类培训机构在国内和海外上市的所有通道被打断了。

其实,基础教育(K12)和素质教育是两个赛道,两种经营模式和人才需求。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等很早就在做兴趣教育,此时从K12学科培训转型素质教育培训,有一定的结构基础。

然而,并不是所有教培机构都具备实力渡过“寒冬”。观察者网注意到,部分背靠大公司的教培机构无奈被剥离K12业务,“断臂求生”;更有一些机构已停止运营,或面临退市风险。

8月5日,一张定位为“上海市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的朋友圈截图忽然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流传开,有人称,字节的教育板块被全部裁掉,还有人透露自己面试到字节教育板块的前员工。

与此同时,一张“大力教育”的裁员信也从“脉脉”上流传开。

“大力教育”成立于2020年10月29日,是字节跳动宣布启动的全新教育品牌。

据公开资料显示,“大力教育”旗下业务横跨pre-K,K12,成人教育多年龄段,涵盖多学科、多课程,软硬件均有探索。旗下产品包括清北网校、GOGOKID、瓜瓜龙启蒙、开言英语、极课大数据、AI学、教育硬件等。先前,“大力教育”的员工超过一万人。

之后,钛媒体、新京报等媒体了解到,“大力教育”确实存在调整,但教育依然会坚持做,“教育业务全员被裁”的消息确实不实。此次大规模裁员主要涉及到少儿业务和K12业务,当前裁员人数涉及较广的是少儿业务品牌“瓜瓜龙”。其短期班辅导老师,几乎全员裁撤,人员规模涉及到数千人。

此外,“大力教育”旗下主营在线1对1外教英语的产品“GOGOKID”,以及思维课程业务“你拍一”,也将在接下来停止运营。

不仅是新兴机构,就连老牌教育机构也遭遇重创,面临生存问题。

8月11日,巨人教育致员工的一封公开信在网上热传。该机构成立于1994年,是一所由培训机构发展成的大型综合教育集团机构,专注于向5至18岁青少年提供学科培训课程。

信中写道,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合规治理和业务转型等多方压力,导致公司经营暂时陷入困境。公司管理层一直在积极尝试各种举措,研究可能的转型方向,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鉴于当下公司面临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经董事会慎重研究决定,在转型方案未确定前暂缓一切支出行为。

不少家长和员工向成都商报、证券日报透露,他们发现,巨人教育的许多校区大门紧闭,“人去楼空”。

教培机构泛滥,破坏教育生态

根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一方面是学生作业负担仍然较重,作业管理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校外培训项目收费居高,资本过度涌入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该负责人称,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反响强烈。

根据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参加课外辅导的中小学生,占到在校生总数的70%左右。另有一个对部分上海中小学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有84%的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其中87%的孩子有数学辅导,69%的孩子有英语辅导。

此外,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培训行业,展开“烧钱”大战,广告铺天盖地,对全社会进行“狂轰滥炸”式营销,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

例如,知名在线教育平台猿辅导在2020年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的融资冠军,累计全年获得35亿美元融资。此后,猿辅导大幅增加了广告投入,赞助了多家卫视的节目。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从党之大计、国之大计角度作出的重大安排。”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表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问题。负担减轻了,才能真正做到“五育”并举,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顾明远认为,校外培训机构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为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兴趣特长提供服务,如提供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科技等个性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雷望红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称,多年以来,校外培训市场的泛滥对家长、学生和学校产生了消极影响。

她介绍道,一方面,对家长和学生来说,培训机构制造了无尽的焦虑,因为这些机构在教育的参与过程中,有很强的经营性和目的性,为“卖课”制造没有终点的焦虑;另一方面,对学校来说,培训机构的泛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她认为,“双减”政策的出台向中小学校释放了积极信号,有利于解决教育的资本化、促进教育公平。此外,“双减”政策还有利于减轻教育负担,促进国家三胎政策的推进。
 
逐步落地

其实,《意见》中对如何推进“双减”措施,已有部署。

首先,在全面开展治理工作的同时,确定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成都、郑州、长治、威海、南通市为全国试点;其次确定了预期目标: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雷望红表示,“双减”政策对学科类培训机构将产生巨大冲击,这是为促进教育公平而不得已采取的必要措施,但同时也会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

首先,便是数以千万计的教育服务行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去年12月,《中国教育服务产业市场分析与就业效应测算报告》显示,中国教育服务产业市场规模2020年预计将突破3.3万亿元,总就业人数突破1000万,并在快速增加。

然而,“双减”政策的落地对教育培训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8月17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教培行业人才市场分析报告》显示,7月求职的原教培从业者中,51.4%已为离职状态,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近四成教师/教务人员选择转岗,行政、人力为首选。

除就业问题,收入的骤降也让很多前教培从业者头疼。观察者网经统计后发现,该专场招聘会涵盖房地产、信息技术、通信、生物制药等行业,待招岗位多为销售、运营、技术。对于占大多数的销售岗位,月薪则在3000-7000元上下浮动。而据前程无忧统计,教培行业此前薪酬中位数在月薪7500-8500元左右。

其次,多家教培机构停课后,家长遇到了退费难的问题。

据澎湃新闻消息,“ABC360(伯瑞英语)”、“斯坦利”等教培机构近期陆续停止暑期课程,家长要求退回剩余课程的款项未果后建起了维权群。目前,仍有多名消费者与上述机构未达成最终解决方案,已有监管部门入驻伯瑞英语清查公司账目。

《北京日报》梳理北京12345热线统计发现,从7月1日至27日,市民反映培训机构退费问题的诉求超过4000件。“双减”措施出台后,仅7月25至27日中午,涉及培训机构退费的相关诉求就达到1084件。

斯坦利学员家长排队要求退费

8月17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新闻发布会,谈到了外界关心的教培人就业和家长退费难的问题。

北京人社局新闻发言人陆晓播表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员工90%以上是“35岁及以下”人员,且80%以上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这些人员是我们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北京人社局对做好这些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高度重视。”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李亮在发布会上做出承诺,表示对于学生退费要求,新东方一直坚守“无条件按比例退费”承诺原则,对于报名后未开课学生的退费要求,无条件给予退费。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除新东方外,学而思、高思教育、VIPKID等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已经明确了退费原则和线上线下退费渠道。

8月1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8月24日,上海发布“双减”工作实施意见,对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作出了具体部署。

《实施意见》明确,统筹做好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8月25日,北京市再次举行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双减”工作推进情况。

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副总队长、督办贺捷介绍,今年以来,北京已检查线上线下培训机构共万余次,与教育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228次,累计立案586件,结案233件,处罚172件,罚没款共计1534.54万元。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对学而思、新东方等4家机构分别给予50万元或7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作业帮、猿辅导2家机构分别给予2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并进行集中曝光。责令63家无证培训机构停止办学,并处罚金311.33万元。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将持续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各区教委将分批向社会公布已批准恢复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即“白名单”)。

“政策将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近一段时间,社交网络上出现一种观点,即学科类培训机构无法生存,不意味着学科类培训的彻底消失,之后家庭教师、私教等一对一的课外教育模式会大量出现。

此外,中信证券同样预测,高考指挥棒的存在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得对校外学科类培训的需求继续存在,而本次政策更多影响的是行业供给。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雷望红认为,这个担忧还为时过早。首先,从国情来看,大多数家庭还是中产、甚至是“伪中产”,没有请私教的实力;其次,学生可以在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服务,即使部分学生家庭请私教,也不会冲击主体力量。

至于限制学科类培训,会不会导致书法、乐器等素质教育培训泛滥?

对此,雷望红告诉观察者网,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之间存在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双减”政策在于重新强化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将教育主导权交给学校。这就意味着,学校至少将面临三个层面的变化:学生在校时间会增加、教学工作内容会增加、学校管理责任会增加。

她说,当学生回到学校后,学校可以利用延长的教学时间开展素质教育服务,这自然可以压缩校外培训机构的时间和空间。与此同时,学校也要相应重新调整不少原有的教学习惯,挑战同样存在。

雷望红在接受采访时还提到了“双减”工作的一个关键主体——教师。她说,学生在校时间延长也意味着,教师的功能角色将被重塑,教学任务也将增加。

但她同时表示,校外培训机构的退场,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以前的问题在于,教育的主导权掌握在家长手中,家长因为无法承接便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将教育任务转给市场机构。这个时候,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多方主体,无序的市场机构便会在教育理念上和教师产生冲突,导致教师负担加重。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学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雷望红建议,学校应发挥好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设法通过给予教师激励、与校外组织或机构合作等方式发掘校内外资源,做好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衔接和协调工作,不断增强学校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强化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和依赖,减轻家长的教育压力和焦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钟秉林则提醒,政府要履行在提供公共教育服务中的责任,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并统筹考虑教师的工作负担和相应报酬;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包办的现象。严格规范校外教育培训,也要注意发挥教育培训市场的有益补充作用。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8.com/n84653c28.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北京关停63家罚款1500万 培训学校如何求生?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488) 热点(2567) 新闻(12822) 国际(5020) 娱乐(4212)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379) 音乐(2082) 民生(3479) 行业(224) 财经(1489) 股票(34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12)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29) 珠宝(40) 饰品(25) 皮具(3)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69) 养生(104) 医学(337)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371) 购物(11) 美食(58) 创业(89) 社会(9634) 观点(997) 房产(1044) 汽车(253)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10) 展会(4) 数码(203) 足球(219) 体育(969) 教育(1327) 高校(1570) 法制(2054) 军事(549) 游戏(236) 美女(17628)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2) 读书(294) 励志(177) 灵异(52) 奇闻(158) 趣闻(177) 历史(183) 人物(87)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143) 情感(151)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